[睡前故事]瑞恩的井 这是一个真实的感人的故事: 瑞恩是加拿大一个普通家庭的普通男孩。6岁的小瑞恩读小学一年级时,听老师讲述非洲的生活状况:孩子们没有玩具,没有足够的食物和药品,很多人
挑山的女人
丈夫在湖中捕鱼身亡后,扔给她的是三个孩子和上万元的债务。大儿子患先天性白化病,不能见光,无法带到田头地边,她就忍痛将他绑在桌腿上。一对龙凤胎孩子,她用两个小箩筐挑着去上工。
1995年,齐云山(安徽省黄山市)成为国家级风景区,玄天太素宫重建工程正式启动,没有盘山公路和索道的景区,需要大量人力挑运建筑材料上山。
每担100斤沙石上山,能挣10元钱,可挑工全是男人,她是齐云山第一个也是唯一的女挑工。
通往齐云山的九里盘山道近7公里,有八成是陡坡,4000多个台阶。与男人抢饭碗的她第一担沙石挑了50公斤,花了整整七个多小时才挑到山顶。
挑山的女人
挑工是个力气活,但也要技巧。男挑工不忍心看着她挑着沙石磕磕碰碰地上山,就把独门技艺传授给她:登山时,走“Z”字路。这样行进,避免了肩上的担子碰上台阶,还可以省些力气。力气是省了,但路线曲折了,走的路程大约比游人多一倍。
学会了走山道,她把肩上的担子加了加。挑到山顶一过秤,203斤!好家伙,比别人挑两担货还多。男人们不服气,也纷纷要冲203斤的记录,可没有一人成功。回家换衣服时,她的衣服脱不下来了,衣服与肩膀上磨破的皮肉贴在一起,钻心的痛。
一个女人能挑起203斤,有人说她有力气,但更多的人说她是被生活逼的。一对龙凤胎孩子都上了初中,家中唯一的收入就是她的双肩换来的。
后来,齐云山修通了上山公路,只有一些饭店仍需要挑夫。好多挑山工都外出打工了,她却留了下来。她说:“我离不开这里,还要靠这双肩膀将孩子送上高中,送进大学!”
“十一”长假时两个读书的孩子回到了家里。天快黑了,可左等右等不见妈妈回来。哥哥找来手电,拉着妹妹一起上山了。在一个半山腰上,妈妈正搁着担子喘粗气。原来,由于节假日游人多,饭店里要的货物也多,这一趟已是一天中的第六趟了。
哥哥跪在妈妈面前说:“妈妈,您就别这样辛苦了!我可以打工养活您!”妹妹也抢着说:“要不,我退学,让哥哥留在学校!”
多懂事的孩子呀!她眼含热泪说:“要苦要累,就该我一人!我不愿看到你们下半辈子也跟我一样辛苦!”
又是三年挑工生活!2011年高考时,兄妹俩分别考了536和573的超一本分数。
此时的她是又喜又急!尽管自己没命地挑货,但现实告诉她,这双坚实的肩膀也难以挑起两个孩子同时上大学的重担。
母亲的力气是微弱的,但母爱的力量是伟大的。她的事迹被当地媒体披露后,齐云山政府送来了3500元的慰问金,录取孩子的安徽理工大学、安徽医科大学也提供了免住宿费等帮助,山东东营的一家企业也资助了一万元助学金。那个患白化病的大儿子,也在当地残联帮助下在杭州找到了一份按摩工作。
整个社会都被感动了!
她被推选为齐云山的形象大使,黄山十大杰出母亲。不仅如此,上海沪剧团还以她为原型,创作出了大型沪剧《挑山女人》。
这位伟大的母亲就是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的汪美红。18年来,汪美红爬了20多万公里陡峭山路,用坏了十几根扁担,穿烂了120双解放鞋,用滔滔母爱谱写了一曲感人的齐云山传奇。